读书《最美汉语》:带你领略经典“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之妙

怎么把春当做活生生的人来写?高燃赞歌怎么写?爱,怎么赞颂?内心戏怎么写?朱自清的《背影》里父与子的关系怎么样?《孔乙己》的结尾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自相矛盾的艺术效果是什么?

读书《最美汉语》:带你领略经典“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之妙

华东师大文贵良教授的新作《最美汉语——初中语文现代文语言赏析》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带你重温经典课文中的语言魅力,将人们常说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妙处阐释清楚。他在序言中写到不存在语言之外的内容。所谓的留白或者空白,仍然属于语言。即语言的空隙。

朱自清的《春》是我们耳熟能详的经典课文。春如何变成活生生的人?朱自清笔下,拟人手法、主语的省略、短句的使用共同突出了春的活泼明丽。其中主语的省略,应该是我们过去不曾留意过的语言空隙。主语的省略是中国传统诗词的特点,现代汉语当中人作为主语通常在句子开头,往往也是语句的重心。而这篇散文中当人作为主语时往往被省略隐藏了,这样的效果是让人藏起来、让春突显出来,春成为了整篇文章的主体。本书将许多文章的留白处显露出来,让读者豁然开朗。朱自清另外一篇《背影》赏析则补充了朱自清家庭史与时代历史的留白内容,父亲纳妾引起家庭纠纷还因此丢掉差事,家道彻底中落,朱自清写《背影》的初衷源自父亲的一封信,信中父亲说着身体的病痛和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引发儿子强烈的情感波动,父亲有世人的缺点也有世人的人情,但他也不过是一个普通人。《背影》采用两种语言策略——朴素生动的直接描写为主,隐讳的点到为止为辅。不但没有减低‘背影’那一幕父亲对儿子的真爱的热度与强度,反而增添了父子冲突后儿子能理性理解的自省与悔意。这省略的家史对于一个多年以后回顾这篇课文的普通读者而言是有些震惊的,当年的课堂我们可能只能领会父亲背影中的舐犊之情,却不曾体会他人到中年办丧事、丢职务、还债务、谋职务的生活重压和无奈心境。经典的旧文重读让我们在折叠时间里看见那些不曾看见的人生,体会那些平凡与伟大。

鲁迅的文章是永恒的经典,但也并不好理解。《最美汉语》二十七篇选文中鲁迅占了七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藤野先生》《社戏》《故乡》《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孔乙己》。凡涉及童年与故乡主题的文章都有一个共性,就是作者童年视角与成人视角的双重叠加,从而会有细微的情感态度和语气语调的区别。童年视角下多是活泼的语气语调,如哥儿对长妈妈的不满和生气收放自如。最后一段的成年视角下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沉重语调之下是深深的怀念之情。然而其他主题中出现的双重视角则截然不同,比如《孔乙己》当中的叙述者咸亨酒店的小伙计,二十年前与后,他都保持着相同的情感基调——对孔乙己的故事不作任何带有倾向性的议论,完全让读者去独立思考。这是鲁迅在叙事艺术上非常高明的地方,这是鲁迅小说的‘狠’处。这种狠也体现在《孔乙己》结尾处,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是两个语义上自相矛盾的词语,这种自相矛盾不置可否恰恰表现了孔乙己的生死被人彻底漠视的状态。

《最美汉语》以语言为方法,带我们重新品读经典。以语言为核,不仅仅是对语言的赏析和意义的阐释,更释放了语言文字背后复杂多义的情感情绪,激发人们内在的生命体验和情感共鸣。(胡笛)

宝坤取名斋,为您量身打造宝宝佳名,是您宝宝取名不二的选择,添加微信:abao21666  备注:宝坤免费送您10个好名!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hengthy@126.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bkqmz.com/13815.html